【中华艺术宫 | 讲座】碰撞与融合——无处不在的跨文化交际 12/23(周六)
时间:2017年12月23日 地点:0米层多功能厅
活动内容
“1991年我从美国纽约大学留学归来后就开始为一些报纸杂志撰稿,多为随笔形式。内容涉及异域所见所闻,所思所悟;西方的礼仪习俗,风土人情;英语词语的来龙去脉,寓意表征;英汉双语及双文化的异同体察,比照联想等。长则三五千字,短则寥寥数语。”
碰撞与融合——无处不在的跨文化交际
讲座时间 | 12月23日 10:30
讲座地点 | 0米层多功能厅
主讲人 | 陆建非
高新科技的魔力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地球村”居民间的交往越发频繁,更为便捷。因此,学会一门外语(尤其是英语)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然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这一虽属正确,但过于简单的结论还不足以充分反映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或者说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天然缘分。无数的实践和案例表明:跨语言交流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跨文化交际。
语言沟通的最大障碍就是文化障碍和误解,症状表现为“文化碰撞”(cultural conflicts),甚至“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这在我们与外国人打交道时经常发生,甚至在和来自外地的本国人交流时也不可避免。跨文化交际无处不在。
王成城《眺望浦东》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母语和母文化的弱化已是一种世界现象,对此我们必须警醒。对任何一个现代中国人而言,首先应该学好母语,更要无比虔诚地忠于母文化,这是我们民族的DNA。唯此,才有可能真正顺畅、得体、愉悦、有效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12月23日上午,听主讲人陆建非教授讲他对文化及跨文化现象的认识,用讲座“碰撞与融合——无处不在的跨文化交际”把母语与目的语以及它们的特定文化背景进行不同视角、不同层面的剖析和对比,相信一定会让您获益匪浅,而且其乐无穷。
陆建非,英语语言文学教授。历任上海师范大学大学英语教研室主任、教学部副主任、主任、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上海师大校长助理、初等教育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上海师大副校长、校党委书记。
陆建非近照
主要社会兼职为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上海分会会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兼高等院校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发展论坛专家委员会成员、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市陶行知研究协会副会长、上海师大陶行知研究中心主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中心主任、《当代教育》编委会主任、《非遗传承研究》杂志主编、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讲座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市政府面向未来30年上海发展战略公众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特聘专家等。
【注意事项】
★讲座为公益性质,免费参与;
★请观众于讲座开始前15分钟至会场;
★现场请听从工作人员安排,如讲座信息有变更,以现场公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