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

“水墨传承,爱我中华”系列讲座,听鲜明艺术主张!

时间:2018年11月30日 地点:0米层艺术剧场

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系列展演活动“水墨概念艺术大展”,于11月11日在中华艺术宫开幕,展期一个月。展览期间,多位艺术家、学者、媒体人将应邀走进中华艺术宫,为参观者带来多场专题艺术讲座。本周日,该系列两场全新讲座继续开讲。

 

 

数字化时代的当代水墨艺术

12月2日 10:00 @0米层艺术剧场

 

在我们这个快餐文化不断膨胀的时代,人对无限、永恒、安宁、纯净的憧憬,对沉思、冥想和开悟等精神自由活动的向往与追求,是数字化时代传承“水墨精神”的精神生活方式,是一种精神还乡的生活。当代水墨艺术以此种精神生活方式连接我们对过去的记忆和对当下的认知,让我们重获被网络媒体和快餐文化剥夺了的沉思、冥想和开悟的精神自由。

皮道坚 · 主讲人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美术馆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美术馆客座研究员、广州红专厂当代艺术馆艺术顾问

 

 

“ 

数字化时代的当代水墨是20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水墨艺术自律性发展的结果,是中国文化之水墨性与水墨精神的现、当代呈现。

1981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研究生班美术史论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20世纪80年代曾参与创办及编辑《美术思潮》,任编委、副主编;1988年被聘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1992年调华南师范大学美术系,曾先后任美术系副主任、主任,美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组组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华南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多所院校、美术馆客座教授、研究员;曾策划和主持多种展览及学术研讨会。

 

出版有论文集《当代美术与文化选择》、《中国美术理论批评文丛·皮道坚卷》、《皮道坚理论批评文选》;专著《楚艺术史》、《楚美术图集》;主编《90年代中国实验水墨》、《黑白史》《中国·水墨实验20年》、《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等著作。

 

我的创作理念与水墨画的文艺复兴

12月2日 14:00 @0米层艺术剧场

 

“现代水墨之父”刘国松,一生创造了六个时期独特的个人风格:抽象狂草系列、太空画系列、水拓画系列、渍墨画系列、九寨沟系列、西藏组曲系列。1956年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毕业后创立五月画会,推动现代艺术运动,倡导“中国画的现代化”,提出“模仿新的,不能代替模仿旧的;抄袭西洋的,不能代替抄袭中国的”与“革中锋的命”和“革笔的命”的鲜明主张。

 

12月2日,刘国松将与观众谈的话题是:我的创作理念与水墨画的文艺复兴。

 

刘国松《午夜的太阳之二》184.5x632.7厘米

 

刘国松·主讲人

国内多所重点大学及美术学院荣誉教授,现任台湾师范大学的讲座教授。2018年执教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担任当代水墨艺术研究院院长。

 

 

曾任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主任,台南艺术大学研究所所长,美国爱荷华大学及威斯康辛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国内多所重点大学及美术学院的荣誉教授,现任台湾师范大学的讲座教授。获得全球60余间美术博物馆收藏其作品,包括故宫博物院、大英博物馆、德国柏林博物馆、美国芝加哥美术馆等,先后荣获两岸首届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和荣誉奖章以及美国艺术科学院外籍院士,被誉为“现代水墨之父”。2018年执教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担任当代水墨艺术研究院院长。

 

【注意事项】

★讲座为公益性质,免费参与;

★请观众于讲座开始前15分钟至会场;

★现场请听从工作人员安排,如讲座信息有变更,以现场公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