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展览

万象本色——“中国白·德化瓷”上海艺术大展

发布日期:2025-07-17      浏览次数:

      在中华民族传统的宇宙观中,“白”“空白”“无”乃“道”之所在,是化育天下万物之源。因而,“白色”乃天地本色、万象本色、造化本色,德化白瓷以凝脂如玉的“中国白”而诠释了这一理念。自诞生之日起,德化白瓷即以胎骨如雪、釉面生光的物理质感与巧夺天工的瓷雕技艺,开创出“素以为绚”的美学形态,以此完美地契合了庄子的“朴素而天下莫能争美”的自然观、哲学观。


      作为千年古县,德化于3700年前夏商时期即开始青瓷的烧造。尔后薪火相传,文脉绵延,至宋元时期,莹润如玉的白瓷渐成大势,一跃而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交流的珍宝。有明一代,感慨于德化白瓷的冰心玉壶之美,法国人将其称为“中国白”(Blanc de Chine);其后,日本学者又誉其为“白瓷中的白眉”(至高之作)。可以说,数百年前,德化白瓷就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在新时代,德化白瓷更是以与时俱进的姿态,塑形铸魂,开创出全新的发展格局。其名窑如珠,大师林立,烧造与瓷雕技术自成一体,成为中国工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中最为卓拔一格的存在。


      基于对德化白瓷历史属性与文化价值的认知,本次展览所确立的宗旨在于:其一,体系性地展示德化白瓷的历史传承与当代成就;其二,通过经典作品的展示,挖掘并呈现德化白瓷“凝天地素色,铸中华美魂”的精神内核;其三,以海上丝绸之路的史实为基础,深入研讨德化白瓷的跨文化价值及世界性意义;其四,在经典传承与当代创新双向奔赴的格局中,探索德化白瓷的当下意义;其五,以文化创意产业为背景,深研德化白瓷的产业定位与市场前景。


      本次展览依据文化属性及类型,将作品分为三个板块加以展示,以此形成展览的整体性叙事。第一板块为“盛世鼎新”。该展区以德化白瓷的守正创新为叙事主题,集中展示当代大师的经典力作。其代表作“世博和鼎”“神话”“极彩如愿佛”以丰茂蓬勃之神采构成了展览的主体。第二板块为“历史钩沉”。该展区以泰兴号沉船装置为中心,周围以时间为顺序,环绕式地展示历代的德化陶瓷珍品,包括何朝宗的经典观音造像、文昌帝君像、“荀江山人”款观音造像等古代遗珍。第三板块为“未来可器”。该展区将全面展示德化青年陶艺家的作品。新时代以来,年轻陶艺家们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开创了以当代性、观念性、实验性为表征的白瓷创作新态势,呈现出德化陶瓷未来可期、可器的美好前景。


      上海乃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百余年来,在华洋杂陈、中西融通、古今互证的历史进程中,上海形成了海纳百川的文化性格。正是这种性格,不仅让上海间接地参与了德化白瓷的全球流通进程,而且在当代层面,上海已成为德化白瓷的市场引擎与研究、收藏高地。这些方面,正是中华艺术宫倾力举办 “万象本色——‘中国白・德化瓷’上海艺术大展”的理由。事实上,中华艺术宫策划这场展览更深层的善意还在于:通过展览与研讨,延续海上丝绸之路的文脉,将德化白瓷推向更广阔的国际化交流平台。


      值得相信的是,穿越千年的德化白瓷,终将在新时代陶瓷艺术家的创作中,成为中华民族文艺复兴的一种希望与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