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首次以丝绸之路为路径梳理版画的传播

发布日期:2024-03-27      浏览次数:

  黄永玉《捕鲸》。胡安·米罗《咖啡磨豆机》。铃木隆太《象声词》。巴勃罗·毕加索《杰奎琳的项链》。(均受访者供图)制图:张继

     

    包括丢勒、毕加索、夏加尔、达利、米罗等艺术大师作品在内的170余件版画,集结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昨天启幕的“版画·丝路——2024上海国际版画展”中,一方面向观众全面展示当今全球版画新作新貌,另一方面首次以丝绸之路为路径梳理版画的传播,可谓对世界版画历史的系统梳理和全面回顾。

     

  “简洁的精神气韵与鲜明的技术特点,让版画具备了有别于其他画种的特有魅力。”此次展览的总策展人卢治平告诉记者。木版画、铜版画、石版画、丝网印刷、数码版画等丰富多样的“全版种”阵容都在展览中有所呈现,每一种都创造出不同的效果和纹理,从中既能看到传统版画的传承与创新,也能感受到当代技术对版画艺术的影响。

     

  白雪覆盖的屋舍,密不透风的松林,袅袅升腾的炊烟……中国艺术家于承佑以四种颜色由浅入深套印成《晴雪》,献给哺育自己成长的黑土地。同样聚焦乡村日常,泰国艺术家丁那孔·卡松苏万的凹版拼贴作品《乡村生活2》提取现实生活中的多个符号,反映泰国农村社会的物理环境和文化方式。意大利艺术家基娅拉·乔尔盖蒂以水彩纸蓝晒版画《缺席的作品》将画作勾勒成虚静的空间,让人在喧嚣的社会中找到片刻安宁。将此前的印版在同一张纸上加以镜像,中国艺术家陈琦用水印木刻《忐与忑No.2》探讨在技术高度发达、复制日益便捷的当下,版画的复数性还有什么样的可能。这些当代各国版画艺术名家的最新创作成果,让人们畅想未来版画的广阔空间。而以黄永玉《捕鲸》、力群《鲁迅像》为代表的中国版画精品,以及世界版画史上文献级作品,如丢勒《独角兽绑架》、毕加索《杰奎琳的项链》、珂勒惠支《磨镰刀》、巴尔蒂斯《少女系列》等,则构成对于世界版画历史的概览式回顾。

     

   作为中华艺术宫重要学术展览品牌“海上观潮”系列展览之一,此次展览创新性地以中国传统版画沿古代丝绸之路对外的传播和影响为线索,首次展示中国传统木版画如何以丝绸之路起点为原点,广泛影响和促进古丝路沿线国家的版画及印刷术的发展,同时呈现近现代以来借助现代版画技术的回流,中西版画之间的互相交流与成就。在卢治平看来,版画之美兼具华夏文明之美和世界大同之美。他指出,版画是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典型产物,它从中国千余年前的雕版木刻起步,然后走向世界的过程,与“一带一路”是重合的。这是一个非常善于在中西之间的传播中不断学习并提升自己的画种。正是在东西双程的不断来往之间,版画充分演绎了一门视觉艺术的历史用途,辅助和推动了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我们希望这个展览不仅仅是挂些花花绿绿的画,纯粹追求视觉上的好看。它是一场艺术之旅,亦是对世界文明的一次深刻思考,见证着人类文明的交融与进步。”

     

  为揭示版画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此次展览特别征集了较为稀有的9国23位艺术家的藏书票作品。一批版画展专属文创产品也同步上新,如以版画作品为设计灵感的艺术丝巾、马克杯、艺术抱枕、帆布袋等,都充分展现版画艺术在当代文化产业中的创新与活力。展览期间,还将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版画体验活动,如参与者可以通过亲手尝试版画机的使用,创作属于自己的DIY版画作品,真正让艺术走入生活。

     

  中华艺术宫党委书记、执行馆长王一川表示,此次展览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后的“再出发”,在突出呈现中国传统版画对于世界版画影响的同时,体现丝绸之路对于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的重大意义和历史价值,为进一步彰显中国文化自信自强提供了典范案例。(转载自《文汇》2024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