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中国式风景——林风眠吴冠中艺术大展”今启幕,启迪全球化浪潮下的本土艺术何以面向未来

发布日期:2024-01-27      浏览次数:

 

 “中国式风景——林风眠吴冠中艺术大展”昨天提前对媒体开放。均本报记者 叶辰亮 摄

  今天,是中法建交一甲子的特别日子。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启幕“中国式风景——林风眠吴冠中艺术大展”,以林风眠、吴冠中这两位都曾留法学艺又都在中西交融中以对文化主体性的坚守而闪耀世界的艺术大家作为样本,呈现东西方文明互鉴结出的代表性成果,更启迪全球化浪潮下的本土艺术何以面向未来。

 

  记者昨天在预展现场看到,引领观众步入展览的序厅被刷成令人振奋的中国红,以象征两位艺术大家在艺术上的开拓、革新精神。探索之初,他们都曾不被理解、备受争议,时间证明,他们始于东方、融合西方进而又影响世界的艺术之路,创造了值得回望的“中国式风景”。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许江评价说:“林风眠先生和吴冠中先生作为东西两个传统的交汇融化的先驱者,都以自己的路,开拓了东西融合的最为宽广的时代新境。”展览总策展人、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陈翔指出,两位艺术大家的探索兼具国际视野、时代经验、本土逻辑、传统精髓、东方韵味和中国气派,不仅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贡献成功经验,也是海派文化精神的真正体现。

 

  展览由中华艺术宫联手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上海中国画院、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结束在上海的展出后还将北上。作为总策划的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方世忠认为,京沪两地联手推出“中国式风景”大展,开启了“一个主题、两种策展”联合办展新模式,力求呈现出东西艺术交融中对文化主体性的坚守,可以说是中国美术界以物论史、以史增信的有益探索。

 

每一件作品都是可贵探索的注脚

 

 

 

  展览以沪上国有美术机构馆藏精品为核心,集聚京、沪、粤、浙各大艺术机构林风眠、吴冠中总计200件(组)珍贵藏品,深度梳理两位艺术大家在坚守中华艺术主体性基础上开辟的中西融合新航道。其中,林风眠与吴冠中成熟时期精品约占半数,还有不少作品难得一见,丰满了人们对于两位艺术大家的认识。“每一件展品都可谓代表作,无论时期、题材、类型,都呈现出艺术家可贵的探索。”此次展览的策展人项苙苹感叹。

 

  林风眠的画,消弭了国画油画的界限,俨然一首首彩色的诗,而传统根基是不变的底色。其最为人熟知与喜爱的仕女代表作如《捧白莲的女子》《青桃盘仕女》等,最具有辨识度的芦塘鹜鸟类作品如《鹜群》《芦苇孤雁》等,最绚烂浓郁的秋林风景如《溪流》《秋》等,一一集结在此次展览。由广州艺术博物馆远道而来的《白鹭》,创作于1930年,并非林风眠标志性的方构图,让人得以窥见艺术家早期的创作面貌:画中的几只白鹭与他后期多用线条的花鸟画不同,用的是水墨渲染的技法,代表其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创作于1940年代的《嘉陵江》,则为林风眠早期风景画中少见的写实作品,用近景的形式表现江上渔工拼尽全力行船的场景,远景处群山用赭色阔笔涂抹出山势。《舞》是林风眠作品中颇为稀见的“敦煌”题材,出自1950年代——当时他曾直言敦煌石窟的壁画是东方最好的美术品,更是许多欧洲大画家理想中追求而没有得到的境界。主题性作品《轧钢》《农妇》等,可谓林风眠在上海深入生活为劳动者写照的现实主义创作成果。1980年代的《仕女》,借展自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以简洁稚拙的线条绘一大一小两位女子,有种儿童画般的返璞归真,折射出林风眠晚年香港时期的创作风貌。

 

  因时代的差异,吴冠中在老师林风眠的“中国画去向何处”难题之外,还多了“油画如何民族化”的审慎思考,反映在艺术探索中便是带有明显的民族特点和东方韵味,并且透露出诗意江南的灵动和清透。吴冠中成熟时期面貌最新、影响最大、最具现代精神的一系列巨作都现身此次展览,包括其绘画生涯中关键性突破之作《长城》,代表其艺术实践重大突破的水墨作品《情结》,最具有鲜明个性的《狮子林》等。而一些未必起眼的作品,同样成为吴冠中艺术人生的重要注脚。例如,1963年的《富春江上打鱼船》,很好地处理了写实与写意的关系,画中细细的平行痕线似书法飞白,颇具质感,标志着吴冠中在融贯中西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借展自浙江美术馆一组10件的速写《云南行》,是吴冠中1978年赴云南写生的记录,题材广泛,以点线面为基本表现语言,营构出云南的风物人情,直接反映了艺术家的精神形态。这些速写与艺术家的水墨、油画对照来看,很有趣味,可不正是很多大作的雏形?

 

  值得一提的是,收藏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吴冠中生前最后一幅作品《最后的春天》,首度来到上海。2010年4月,吴冠中住进医院,两个月后溘然长逝,画架上留下的就是这幅作品,还未来得及签名。画中,艺术家将春天化作细长柔软的线条、浓淡相宜的点彩,充盈着跳跃的节奏律动与迸发的生命活力。在此次展览中,这幅特别之作以水平的方式铺陈在吴冠中展区尽头,不做托裱,保持其既有的笔触与状态,也让观众近距离赏析这幅“原生态”作品,感受大师生命尾声时依然沉浸于美的创作中的恣意、自由状态。

 

以“中国式风景”传递“中国式审美”

 

 

 

  徜徉在这个展览,观众如沐春风,全然不会产生懂与不懂的困惑。这是因为,林风眠和吴冠中都主张,艺术应表现生命、表达情感,服务于人类,都强调艺术中的形式美及其独立价值。

 

  去过的地方,见过的人和物,经过的事,都是林风眠的创作素材。展览中,人们能看到他在《红菊》《百合》《梨花》等作品中反复画的花,是少女,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他在《池塘》《风景》《山溪》等作品中再三描绘的芦荡、湖滨、山林是对杭州、对家乡的记忆;他笔下的仕女总和鲜花同框,仕女是花,也是林风眠对母亲、对女性的深情致意。他画的正是人味,是生命的风景。诚如林风眠曾说:“你必须真心生活着,才能体验今天中国几万万人的生活,身上才有真正‘人’味。首先立‘人’,彻底‘人’化了,作品才有真正的生命活力。”

 

  而吴冠中的画作则尤其记录了改革开放之后的大国视野。展览中,无论画故土的《忆故乡》还是画异国的《莎士比亚故里》,画城市的《都市之恋》还是画山村的《阿尔勒山村》,画大漠的《荒漠》还是画水乡的《照壁》,他总能以点线色的交响演奏出动人的曲直韵律,实景实物退隐,造型原则和形式美感居于首位,他画出了自己内心的风景,也画出了许多人的故乡。

 

  两位艺术大家用真情实感创造的“中国式风景”,是天人合一的自然风光,是充满人味的社会风情,也是不忘初心的精神风骨。这种“中国式风景”传递着易于感知、毫不费力的“中国式审美”,总能予人慰藉,也因而能深受大众喜爱。

 

  围绕展览,中华艺术宫将陆续推出多样性、实用性与艺术性兼具的文创商品,林风眠、吴冠中主题餐饮;同时,特别策划“跟着林风眠品中国文化”“跟着吴冠中看中国式风景”“跟着林风眠、吴冠中赏东西方艺术”等一系列公教美育活动;开启高品质美术馆社会大美育,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展示窗口和传统美学的能量供给站。(转载自《文汇报》2024年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