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文化漫谈系列No.4:写经与书法创作 6/25(周日)
时间:2017年06月25日 地点:0米层艺术剧场
活动内容
如何写经?
唯有精诚。
印刷术发明之前,凡典籍、教科书以及官府文书等均需手抄……
写经体的产生,本是为古典经籍的传录和教学之用。至北魏之后,大量的佛经抄本出现后,一些以写经为职业的“经生”,在大量的写经实践中使得他们的书法得到锤炼。在适应经文格式及抄写要求的同时,使书法自成一套用笔、结体和章法的规则。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写经体”书法。
保罗-伯希和收集的敦煌《宝塔心经》
现藏法国国家图书馆
写经者大多态度虔诚恭敬,而魏晋以后的书法名家,又几乎都有写经书法作品传世。
6月25日下午,聆听中华艺术宫系列讲座“中国书法文化漫谈系列”第四讲:写经与书法创作,走近字型舒严有度,笔法圆润纯熟,结体开张而不局促的写经体,看这种特殊的小楷书法是如何在佛家和书家的共同参修中,得到了艺术升华,并藉此体会“用笔千古不易,结体随时而异”的道理。
敦煌写经残卷
沈爱良,字贞石,别署三敬堂、品云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收藏家协会会员、刘一闻大师工作室展览部主任、上海市徐汇区书画协会副会长。作品崇尚雅洁秀逸、古穆冲淡的意趣。
2015年9月在宁波天一阁举办“海不扬波”海上书画篆刻三人展,2016年2月在上海松江美术馆举办“停云依松”书画篆刻双人展,2016年5月在上海世纪公园举办“至心清净”书画篆刻三人展。出版专著《篆刻入门》、《贞石印痕》、《贞石印选》、《佛说四十二章经印谱》等。传略收入《中国篆刻大辞典》、《上海现代篆刻家名典》。
中国书法文化漫谈系列 第四讲 写经与书法创作 讲座时间:6月25日 14:00 讲座地点:0米层艺术剧场 |
【注意事项】
★讲座为公益性质,免费参与;
★请观众于讲座开始前15分钟至会场;
★现场请听从工作人员安排,如讲座信息有变更,以现场公告为准。
供稿:张娜 | 责任编辑:张昊翀